对大数据鸿沟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8
|
作者
马克·安德烈赫维奇 [1 ]
张岩松 [2 ]
蔡润芳 [3 ]
机构
[1]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媒介、电影与新闻学院
[2]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3]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挖掘; 隐私; 数据鸿沟; 预测性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11.13 [];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大数据技术推动社会生活转型时,个人数据权益成为了争论的焦点。本文拓展"大数据鸿沟"的概念,揭示了大数据时代的不平等关系,指出鸿沟主要存在于能够收集、存储和挖掘大量数据的人与数据采集目标人群之间,二者在数据思维和使用方式上的差异更进一步地加剧了数字权利的不平等。文章还探讨了个人数据权益、大数据挖掘及模式识别、大数据的社会分类,以及当前语境下的隐私悖论等问题。基于这些维度,本文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不同人群的数字鸿沟有所缩小,但这并不代表大数据鸿沟的弥合。应对大数据鸿沟加剧所带来的不透明的歧视,将是人类面临的考验。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1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