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差异性和求职效果——农民工利用关系求职的效果研究

被引:45
|
作者
张春泥 [1 ]
刘林平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农民工; 嵌入性; 网络的差异性;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8.04.007
中图分类号
C913.2 [职业];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社会关系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嵌入性",是社会学尤其是网络学派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针对特德.莫尔在ASR上一篇相关文章论述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对"嵌入性"的研究必须考虑网络差异性问题。在回顾过往关于网络差异性的理论及经验研究后,提出一个新的网络差异性命题:针对要在某组织中实现的特定目标,一个人所使用的网络是否有用,取决于他的网络与该组织的内网络有多大关系。在该命题基础上,本文对农民工使用网络的求职效果提出了四个假设:1.农民工利用内网络型求职的效果优于外网络型求职的效果;2.内网络型求职的效果优于一般性使用网络的效果;3.在内网络型求职中,网络中垂直地位的差异性依然起作用;4.在内网络型求职中,联系人种类在量上的差异性也影响求职效果。利用珠三角农民工调查数据,本文对这4个假设进行检验后发现:使用内网络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显著,而使用外网络和一般性使用网络的效果不显著;在内网络型求职的个案中,获得企业负责人帮助的农民工更可能比获得工友或主管帮助的农民工拿到更高的工资,接触的联系人种类越多的农民工能够拿到越高的工资。进而,本文得出结论:探讨"嵌入性"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时有必要分清行动者嵌入在具体网络中的层次性,嵌入性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会因网络的差异性而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62 +244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
    刘林平
    万向东
    张永宏
    [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8) : 45 - 53
  • [2] 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谢宇, 2006
  • [3] 社会资本[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林南 (Lin, 2004
  • [4] 组织社会学十讲[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周雪光著, 2003
  • [5] 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惠斌, 2000
  • [6] Primitive,Archaic and Modern Economies:Essays of Karl Polanyi .2 Polanyi,Karl. Beacon Press . 1971
  • [7] Guanxi Networks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 .2 Bian yanjie,Soon Ang. Social Forces . 1997
  • [8]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2 Coleman,James 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 1990
  • [9] AStudyofContacts and Careers .2 Gettinga Job.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