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是如何打开的——中国对外开放的起步过程

被引:5
|
作者
萧冬连
机构
关键词
对外开放; 调整国民经济; 外商投资; 经济特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1978年决策层未经争论就达成了一条共识:中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部资源加快自己的发展。进入1979年,"大引进"遭遇到资金瓶颈,不得不进行调整,但对外开放的步伐却加快了。中央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为对外开放找到了突破口。从引进成套设备到利用外资,再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禁区不断被打破。虽然经历了种种争论和挑战,对外开放的地域却不断扩大———1984年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城市,1985年开放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带,一种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区组成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4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