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本主义下的价值生产、度量与分配——对“价值规律失效论”的批判

被引:40
|
作者
魏旭 [1 ]
机构
[1] 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数字资本; 价值规律; 生产与非生产劳动; 信息租金; 价值度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014 [经济范畴];
学科分类号
0201 ; 1201 ;
摘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以"非物质劳动""受众劳动""产消者劳动"等为核心范畴,阐释Web2.0时代在线生产和消费活动的价值创造与数字资本利润来源问题。通过对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得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已经呈现整体"新颖性"的判断;依据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所具有的特殊成本结构、生产时间和生活时间的日益模糊化以及数字资本主义下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界限消失等新特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得出价值规律在"数字产消"时代已经失效的结论。然而,一旦将数字劳动及其结果置于"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固定资本积累规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分类"等马克思的分析框架就会发现,数字资本的辉煌成就应该理解为创新的剩余价值占有或分配模式,而不是新的剩余价值创造方法,价值规律失效的结论及其依据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误读或误解。尽管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部分地消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价值规律作为调节全球资本主义生产的总原则在当代仍然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61 +151-15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澄清与分类的尝试
    桑古尔·萨夫兰
    E·艾哈迈德·托纳克
    魏旭
    [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06) : 39 - 53
  • [2] 数字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塑——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乔晓楠
    郗艳萍
    [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05) : 5 - 15
  • [3] 信息政治经济学批判
    陈世华
    [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47 (03) : 91 - 97
  • [4] 非物质劳动(下)
    毛里齐奥·拉扎拉托
    高燕
    [J]. 国外理论动态, 2005, (04) : 44 - 47
  • [5] 平台资本主义[M].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尼克·斯尔尼塞克, 2018
  • [6] 资本的限度[M]. 中信出版社 , 大卫·哈维, 2017
  • [7] 数字劳动和卡尔·马克思[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周延云, 2016
  • [8] 全球资本主义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 罗宾逊 (Robinson, 2009
  •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 2001
  • [10] 数字资本主义[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美)丹·希勒(DanSchiller)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