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经验研究

被引:132
|
作者
彭水军 [1 ]
刘安平 [1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污染顺差; 污染贸易条件; 污染避风港”假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一个开放经济系统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中国1997~2005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以及环境污染数据,测算出了包含大气污染与水污染在内的四类污染物历年的进出口含污量和污染贸易条件。研究结果发现:(1)四类污染物各年的净出口含污量均大于0,说明1997~2005年中国为污染顺差国,对外贸易对中国环境的综合影响是负面的;(2)随着进出口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种负面影响从1997~2002年逐渐下降,而2002~2005年,由于出口规模相对进口规模增长过快进而导致出口对污染减排的不利影响超过进口增长所带来的有利影响,最终导致污染顺差再一次快速上升;(3)四类污染物中有三类污染物的贸易条件均小于1,表明整体而言,中国的出口品比进口品更"清洁",参与国际贸易对中国污染减排是有利的,从而"污染避风港"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但1997~2005年,各类污染物的贸易条件总体上呈现不断恶化的发展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60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