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6 条
数字技术助推我国能源行业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径探析
被引:96
|作者:
陈晓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工商大学前沿交叉学院
中南大学 湖南工商大学前沿交叉学院
胡东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 湖南工商大学前沿交叉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工商大学前沿交叉学院 湖南工商大学前沿交叉学院
徐雪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工商大学前沿交叉学院 湖南工商大学前沿交叉学院
唐湘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工商大学前沿交叉学院 湖南工商大学前沿交叉学院
汪阳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 湖南工商大学前沿交叉学院
机构:
[1] 湖南工商大学前沿交叉学院
[2] 中南大学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碳中和;
能源行业;
路径;
D O 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10807004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083001 ;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技术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最佳工具。能源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最大来源部门,如何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能源行业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广受关注。文章首先阐释了数字技术在碳中和中的重要战略作用;然后,就已有文献中数字技术与碳减排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梳理分析,揭示了现有数字技术应用于能源行业碳中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数字技术推动我国碳中和进程的总体思路,以及大数据、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助力实现我国能源行业碳中和目标的主要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019 / 102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 [1] 碳中和目标下的若干地球系统科学和技术问题分析[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 36 (05) : 602 - 613蔡兆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里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婷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郑循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韩圣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屈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永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朱建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龙上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贾炳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天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谢瑾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朱家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志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杨东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魏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曹军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2] 基于双碳目标的智慧能源体系构建[J]. 智慧电力, 2021, 49 (05) : 1 - 6童光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能源局 国家能源局
- [3] 多情景视角下的中国碳达峰路径模拟——基于RICE-LEAP模型[J]. 资源科学, 2021, 43 (04) : 639 - 65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蔡伟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 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
- [4]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科学内涵及我国的政策措施[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1, 46 (02) : 14 - 19巢清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国家气候中心
- [5]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J]. 电力设备管理, 2021, (03) : 20 - 23刘振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 [6] 面向碳中和的未来能源发展数字化转型思考[J]. 能源, 2021, (02) : 54 - 57吴张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7] 我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进展及“十四五”发展方向[J]. 煤炭学报, 2021, 46 (01) : 1 - 15刘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学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曹文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张建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曹光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郭林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8] 碳市场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化发展的影响[J]. 热力发电, 2021, 50 (01) : 43 - 4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彭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刘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我国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应用潜力分析[J]. 热力发电, 2021, 50 (01) : 7 - 17樊静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晏水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余春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张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肖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王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王晓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申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马湘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方梦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 [10] 智慧海洋技术研究综述[J]. 遥感信息, 2020, 35 (04) : 1 - 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