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援助对受援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亚洲26国的实证分析

被引:1
|
作者
佘群芝 [1 ]
吴肖丽 [1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能源援助; 受援国; 碳减排; 门槛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416.2 [能源工业、动力工业];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202 ; 020205 ;
摘要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以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的能源援助对受援国碳排放的影响值得关注。文章以亚洲26国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1992—2013年能源援助是否降低了受援国的碳排放,并对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影响进行检验。研究表明:(1)能源援助在受援国内产生了有利的碳减排作用,该碳减排作用会随着受援国人均收入的提升而呈下降趋势;(2)贸易开放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加剧受援国的碳排放,但能源援助有助于降低两者引起的碳排放增长趋势;(3)受援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存在双重碳减排作用,即不仅降低了本国碳排放还有助于加强能源援助的碳减排作用;(4)2013年中国未通过贸易开放水平和技术水平门槛,能源援助对中国的碳减排作用还会随着贸易开放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而有所加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