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国家”理论

被引:128
|
作者
项飚 [1 ]
机构
[1] 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院
关键词
理性国家; 动员型国家; 框架性国家; 政治白话; 白话政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 [国家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和政府提倡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分化,视"社会"的发育为改善民生的结构性条件。但在普通人看来,"国家"依然是最受认同的范畴,而"社会上的"人和事则意味着不正规和不可靠。同时,在普通人眼里,国家总体上的正当性不可置疑,具有高度的道德性,但是地方国家机构则不可信任,与它们的交往倾向于利益化、无规则。这一"普通人的国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中国社会"总体稳定"和"具体失范"并存的现象。本文由此认为,追求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分化在现阶段缺乏基础,更重要的是重构彼此之间在多个层面上的有机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3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