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之检讨

被引:22
|
作者
王福华
融天明
机构
[1] 硕士研究生
[2]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教授
[3]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发回重审; 无害性原则; 辩论原则; 处分原则; 终局性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十多年来我国法院民事上诉案件发回重审率的变化表明,发回重审的适用,除取决于法律制度本身外,还与司法政策、一审法官的素质等因素紧密相关。实践中我国二审法院存在着诸多发回重审的"潜理由",如提高年度结案率、规避审判责任追究、维持上下级法院之间良好关系等。对二审法院滥用发回重审进行制约的措施应包括,在立法上将发回重审的事由限定于法律问题,在审级功能正当化的基础上使上级法院更加尊重一审判决,并赋予发回重审裁定时二审法院的自缚效力。无害性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以及终局性原则,应当成为构建以保护当事人程序利益为中心的发回重审制度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
    王晨光
    [J]. 法学, 1997, (03) : 5 - 11
  • [2] 程序的法理[M]. 商务印书馆 , 孙笑侠著, 2005
  • [3] 民事诉讼法专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江伟主编, 2005
  • [4] 民事诉讼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杰克·H.弗兰德泰尔(JackH.Friedenthal), 2005
  • [5] 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德)汉斯-约阿希姆·穆泽拉克(Hans-JoachimMusielak)[著], 2005
  • [6] 比较民事诉讼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江伟主编, 2004
  • [7] 比较民事诉讼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常怡主编, 2002
  • [8] 送法下乡[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苏力著, 2000
  • [9] 美国法律辞典[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彼得·G.伦斯特洛姆(PeterG.Renstorm)编, 1998
  • [10] 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宋冰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