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道路世界意义的再审视

被引:44
|
作者
陈锡喜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中国道路; 世界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习近平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国际战略思维,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出协调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的新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理想,既有根本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人类解放进程的必经阶段。辩证把握两者关系,须厘清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思想传统解读的"内生性"和"外在性"区别,并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作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以此再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凸显其三大世界意义: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多样化是肯定而非否定,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资源;对传统的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是超越而非简单复苏,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内涵;对现行世界经济政治体系是朝公平正义方向的推进而非颠覆,通过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事业而为推进人类解放进程作出了新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高擎真理的火把[N]. 肖国忠.光明日报. 2011 (001)
  • [2]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
  • [3]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 [4]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 .2 习近平. 人民日报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