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2020年后中国农村贫困的类型、表现与应对路径
被引:58
|作者:
左停
[1
]
李世雄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剩余贫困;
贫困动态性;
相对贫困;
流动贫困;
特殊群体贫困;
D O I:
10.19714/j.cnki.1671-7465.2020.0057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当前脱贫攻坚战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标准属于与基本需求相联系的绝对贫困标准。2020年后的中国贫困总体上表现为相对贫困,即收入显著低于社会平均收入与中位数收入的低收入贫困,但也有其他表现形式的贫困:如以"困"为显著特征的特殊群体贫困、刚性支出或不合理支出过量的支出性贫困、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下的城乡流动性贫困、受风险冲击产生的暂时性贫困,以及区域不平衡的发展型贫困等。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贫困的产生既有发展不充分的原因,亦有发展不平衡的症结,甚至兼而有之。基于此,反贫困的公共政策应遵循加强能力建设、发展社会市场经济、完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保护等路径,从而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基础福利覆盖、发展条件和环境、就业机会、风险防范和兜底保障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7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