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与理论

被引:26
|
作者
陈嘉映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上海200241
关键词
解释力; 道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B26-27 [];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040106 ;
摘要
在当今知识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文化困惑。囿于各自学科的界限,自然科学工作者和人文科学工作者都习惯于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引以为豪,而对对方的研究进行质疑和批评。在高等院校里,这种分歧更为明显。作为一个东西方共有的现象,"两种文化"之争已经引起人们的警惕,知识界也不断地对它进行反思:一方面论证科学的人性基础,阐述科学的人文特征;另外一方面,强调人文学科要加强科学意识,以使人文精神尽可能与科学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的宗旨是打破学科壁垒,关注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高研院名家讲坛第十四期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陈嘉映教授作了题为《常识与理论》的学术报告。陈教授运用很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事例,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常识"与"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常识是与理论知识和理论体系相对而言的。理论依据常识的道理,但有时又与常识发生冲突。理论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渐渐地远离常识,不为常识所理解。但是为了教育的目的需要把理论用日常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得高深的理论知识不断成为常识。陈嘉映教授的讲座融科学和人文为一体,具有较好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陈嘉映
    [J]. 江苏社会科学, 2006, (01) : 7 - 16
  • [2] 科学的结构[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欧内斯特·内格尔(ErnestNagel)著, 2002
  • [3] 理由与求知[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达德利·夏佩尔(DudleyShapere)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