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4-159C/T基因多态性对全血培养CD14表达的影响附视频

被引:0
|
作者
蔺静
姚咏明
黄志红
侯晓霞
于燕
盛志勇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四临床部全军烧伤研究所基础部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抗原,CD14; 基因多态性; 脂多糖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4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CD14基因启动子-159C/T基因多态性对全血培养CD14mRNA表达及可溶性CD14(sCD14)浓度的影响。方法采集118例健康献血员血标本,用全血细胞培养模型检测内毒素刺激前后CD14mRNA表达及sCD14浓度的变化。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对PCR产物的消化作用检测CD14基因多态性。同时,对内毒素刺激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生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118例健康献血员中,等位基因T和C的频率分别为60.2%和39.8%;40例是T等位基因纯合子(TT),62例为杂合子(TC),还有16例基因型为CC。基因型TT与TC白细胞中CD14mRNA的表达及上清液sCD14浓度均明显高于CC纯合子(P<0.05或0.01)。并且TT纯合子TNF-α诱生水平为(352±215)pg/ml,显著高于基因型TC及CC[(261±163)pg/ml及(198±122)pg/ml,P<0.05]。结论内毒素受体CD14-159C/T基因多态性对全血培养CD14的表达及释放产生显著影响,并与内毒素诱导TNF-α的反应性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24 / 10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CD14基因多态性与烧伤后严重脓毒症易感性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蔺静
    姚咏明
    黄志红
    侯晓霞
    朱敬民
    柴家科
    [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4, (05) : 271 - 273
  • [2] 我国创伤脓毒症基础研究新进展
    姚咏明
    盛志勇
    [J]. 中华创伤杂志, 2003, (01) : 8 - 11
  • [3] 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可溶性脂多糖受体CD14的变化
    姚咏明
    于燕
    吴叶
    施志国
    盛志勇
    [J]. 中华外科杂志, 1998, (11) : 28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