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铁路运输的空间极化

被引:33
|
作者
修春亮 [1 ]
赵映慧 [1 ,2 ]
宋伟 [3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路易维尔大学地理与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铁路运输地理; 空间极化; 客流密度; 货流密度; 极化指数;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294 [货物运输]; U293 [旅客运输];
学科分类号
082303 ; 1201 ;
摘要
以运输区段为研究单元,以区段客流密度、货流密度、区段长度为原始数据,将1990年、1994年、1999年、2000年和2005年的东北地区铁路运输区段划分加以统一。首先运用GIS技术分析铁路运输密度变化的空间特征;然后通过计算基尼系数、泰尔指数、集中指数和崔王指数,分析各年度铁路客货流分布的空间差异和极化程度;最后比较哈大线、沈山线和滨洲-滨绥线等铁路干线的客货运周转量及比重变化。研究表明:①20世纪90年代铁路客流的空间极化比较明显,2000年以后极化趋势变缓或有所逆转;②货流在上行方向(向中部哈大线方向、向南部关内方向)有趋于极化的特征;③不管客流分布的总体特征向极化或分散方向如何变化,哈大线在东北铁路网中的地位都在持续加强,哈大线以外地区客流分布趋向均衡。1990年以来东北铁路运输分布的变化支持这样的区域空间极化过程:向哈大沿线集聚;东北地区地域系统的层级减少,哈大轴带作为顶层结构对整个东北地区的控制范围和程度增加。东北地区铁路网的整体性和区域一体化程度加深。
引用
收藏
页码:1097 / 110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