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计划体系、过程和机制:中西方学者对话(六)》导言

被引:4
|
作者
黄宗智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
关键词
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 胡鞍钢; 目标责任制; 西方学者;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吴敬琏; 社会公正; 内在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在当前的目标责任制官僚管理体系下,有一定的内在动力促使GDP和政府收入目标远远优先于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目标。干部升迁与目标责任制的紧密挂钩,以及中央与地方间的拉锯和分歧,一如韩—麦文所指出,也许是当前计划实际运作中的两个关键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国营公司与中国发展经验:“国家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 黄宗智.  开放时代. 2012(09)
  • [2] 《中国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西方学者对话(五)》导言[J]. 黄宗智.  开放时代. 2012(09)
  • [3] 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非正规经济实践
    黄宗智
    [J]. 开放时代, 2010, (10) : 134 - 158
  • [4] 《宪政、改革与中国国家体制:中西方学者对话(三)》导言[J]. 黄宗智.  开放时代. 2009(12)
  • [5] 《中国改革往何处去:中西方学者对话(二)》导言
    黄宗智
    [J]. 开放时代, 2009, (07) : 27 - 30
  • [6] 《重庆的新实验:中西方学者对话(四)》导言[J]. 黄宗智.  开放时代.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