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icissitudes of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from 'Literacy' to 'Science in Society'

被引:0
|
作者
Martin W. BAUER [1 ]
机构
[1] 英国伦敦经济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科学素养;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与社会;
D O I
10.19293/j.cnki.1673-8357.2006.04.003
中图分类号
G301 [科学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公众理解科学”一词涉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有公众参与的各种各样的科普活动。其表现往往带有社会行为的特征, 有主导人物、资源和不断扩大的活动储备。另一方面是指一个不断发展的经验性社会研究领域。本文重在论述后者的演变, 它分为 3 个阶段, 即科学素养 ( 迄于20世纪80 年代) 、公众理解科学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和科学与社会 (20世纪90年代后) 。这里称谓的变化不容忽视。各阶段的陈述均包含针对科学与社会之关系的症结所做出的专门判断, 特别要研究的问题以及优先考虑的介入策略; 同时可以看出, 各阶段之更替在修辞上表现出的是一种“进步”。比较此 3 个“范式”之后, 作者不禁发问: 此领域中的研究工作真的有什么进步吗?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2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