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成本演化和技术扩散分析——基于中国能源经济内生技术综合模型

被引:10
|
作者
段宏波 [1 ,2 ]
朱磊 [2 ]
范英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内生技术综合模型; 碳捕获与封存; 成本演化; 干中学; CO2资源化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本文利用自主构建的中国单区域能源-环境-经济内生技术模型研究了气候政策背景下CCS技术的成本演化,技术发展潜力以及减排贡献等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经验学习是影响CCS技术成本变化最为关键的因素,与风能、核能等新能源技术相比,CCS技术不具有长期的成本优势,燃料成本的上升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因.另外,尽管CO的资源化利用收益能在一定程度上冲抵部分使用成本,但这种冲抵效果也只有在燃料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凸显;CO资源化利用对CCS技术扩散的促进作用受到资源化利用的CO量的显著影响,补贴政策的引入能够促使CO资源化利用对CCS技术发展的激励作用更早地发挥.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成本及政策分析
    张建府
    [J]. 中外能源, 2011, (03) : 21 - 25
  • [2] 基于两种新型灰色模型的中国人口预测
    门可佩
    官琳琳
    尹逊震
    [J]. 经济地理, 2007, (06) : 942 - 945
  • [3] 火电厂和IGCC及煤气化SOFC混合循环减排CO2的分析
    张斌
    倪维斗
    李政
    [J]. 煤炭转化, 2005, (01) : 1 - 7
  • [4]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2
  • [5]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 2011
  • [6]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编], 2009
  • [7] Comparing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with 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 (CSP): Potentials, costs, risks, and barriers[J] . Johan Lilliestam,Jeffrey M. Bielicki,Anthony G. Patt.Energy Policy . 2012
  • [8]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IGCC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Cormos, Calin-Cristian
    [J]. ENERGY, 2012, 42 (01) : 434 - 445
  • [9] Economics of CCS for coal plants: Impact of investment costs and efficiency on market diffusion in Europe[J] . Richard Lohwasser,Reinhard Madlener.Energy Economics . 2011 (3)
  • [10] Learning rates and future cost curves for fossil fuel energy systems with CO 2 capture: Methodology and case studies[J] . Sheng Li,Xiaosong Zhang,Lin Gao,Hongguang Jin.Applied Energy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