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生育率陷阱”风险下如何实现生育率翻转?——东亚和欧美的经历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20
|
作者
黄玉琴 [1 ]
萧易忻 [1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育率翻转; 北欧模式; 去家庭化; 再家庭化; 公共托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1 [世界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从实际生育水平和生育意愿来看,中国正处在一个"低生育陷阱"的风险中。既有经验表明,低生育率有三种发展路径:翻升、持平、持续下坠。分析了东亚国家和地区生育率持续低迷背后的原因;也考察了实现低生育率持平甚至翻升的欧美发达国家,发现不同的福利模式具有不同的提升生育率的作法。通过比较,发现北欧模式与自由主义模式中的"去家庭化政策"(托育)比欧陆保守社团主义模式的"再家庭化政策"(亲职假、津贴)对提升生育率更为有效。而重视性别平等政策的北欧模式比自由主义模式更能普及照顾弱势,因而提升生育率的效果更好。以此总结了以上经历对中国可能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