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

被引:338
|
作者
周飞舟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地方政府行为; 财政分权;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7.01.003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土地征用和开发中的政府收入、政府行为,来试图理解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的一些特点和模式。在土地征用和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主要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积聚资金,“圈地”只是“圈钱”的手段而已。这种行为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又因为对农民土地的低价补偿造成了潜在的社会风险。究其原因,这与中央政府的集权化改革存在密切的关系。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悖论,即中央政府力图控制、改变地方政府行为的努力不但没有预期的效果,反而驱使地方政府更加强有力地谋取各种体制外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1994年以前的财政分权体制与1994年以后的财政集权体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实质上是相同的。通过本文的分析,作者指出真正影响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的因素是软预算约束与政府获取体制外资源的能力。只要这两个因素存在并发挥作用,那么中央政府调整集权—分权框架的努力最终便会是无效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82 +243-244
页数:3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嵌入性与关系合同
    刘世定
    [J]. 社会学研究, 1999, (04) : 77 - 90
  • [2]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孙立平
    王汉生
    王思斌
    林彬
    杨善华
    [J].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2) : 47 - 62
  • [3] 清代地方政府[M]. - 法律出版社 , 范忠信, 2003
  • [4] 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M]. - 山西经济出版社 , 陈锡文主编, 2003
  • [5] 短缺经济学[M]. - 经济科学出版社[匈]科尔纳(Kornal, 1986
  • [6] Path dependent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Stratification in hybrid mixed economies[J] . Victor Nee,Yang Cao.Theory and Society . 199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