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D+”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3
|
作者
计露萍 [1 ,2 ]
周国模 [1 ,3 ,2 ]
顾蕾 [1 ]
王磊 [1 ]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
[2]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3] 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温室效益; REDD+; 发展中国家;
D O I
10.13856/j.cn11-1097/s.2017.06.026
中图分类号
F316.2 [林业];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120302 ;
摘要
"REDD+"是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和森林退化排放,以及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增加碳汇机制的活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本文通过介绍减少森林退化和森林砍伐、森林可持续经营、资金与技术等方面来了解"REDD+"的开展,并列举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实施"REDD+"的案例。从理论提出,到政策制定,再到实践活动,"REDD+"在林业上已取得一定的成效,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与共同目标下,"REDD+"在各方面都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 [1] REDD+机制下中国森林碳减排区域影响因素研究
    盛济川
    周慧
    苗壮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11) : 37 - 43
  • [2] REDD+非碳效益类型识别及激励方式研究
    车琛
    武曙红
    朱建华
    曾以禹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 (03) : 47 - 52
  • [3] REDD+机制发展实践中的热点和争议
    马涛
    许颖达
    [J]. 世界农业, 2015, (05) : 60 - 64
  • [4] 利马气候大会主要成果及影响
    李俊峰
    张晓华
    祁悦
    沈海滨
    [J]. 世界环境, 2015, (01) : 22 - 25
  • [5] REDD+机制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作用的探讨——基于北京林业碳汇发展的案例分析[J]. 何桂梅,张峰,于海群,陈峻崎,周彩贤.林业资源管理. 2014(05)
  • [6] 政策目标对REDD+机制收益分配的影响
    盛济川
    曹杰
    周慧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9) : 37 - 44
  • [7] “后京都”时代REDD+机制的可行性
    郗婷婷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 42 (06) : 114 - 117
  • [8] REDD+对我国木材进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吴水荣
    陈绍志
    曾以禹
    [J]. 林业经济, 2013, (10) : 36 - 43
  • [9] 森林碳汇机制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规制问题探讨
    王群
    范俊荣
    [J]. 林业科学, 2013, 49 (09) : 148 - 152
  • [10] REDD+机制各缔约方观点总结分析及我国对策建议
    王爽
    武曙红
    于天飞
    姚勇钢
    [J]. 世界林业研究, 2013, 26 (04) : 11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