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绝对与相对变动——兼论相对贫困线的设定
被引:277
|作者:
陈宗胜
[1
,2
]
沈扬扬
[1
]
周云波
[1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2] 天津市人民政府
来源:
关键词: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收入分布;
Ungrouping方法;
核密度估计;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3.01.007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0701 ;
070104 ;
1203 ;
摘要:
借用非参数核密度方法,本文利用历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分组数据,绘制了农村最低收入户的绝对和相对收入分布图,详细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变动状况。研究发现,在农村绝对贫困逐步得到缓解(但最贫困人口数量似有所上升)的同时,相对贫困状况日趋恶化;贫困人口持续减少的"表象",主要是由于其测度标准即贫困线绝对值长期保持不变,或其增幅阶段性放缓造成的。换言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正是由于测量贫困的相对数值相应地下降,才保持了贫困率的逐步下降。对此,本文建议重视相对贫困问题,设定"相对贫困线"为贫困度量的另一把尺子,以便有效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5
+77+76+187-188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