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愿景的实现路径与政策体系

被引:362
|
作者
王灿 [1 ,2 ]
张雅欣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2]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
关键词
碳中和; 技术路径; 社会路径; 政策体系;
D O I
10.16868/j.cnki.1674-6252.2020.06.058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83305 ; 1204 ; 120401 ;
摘要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中国将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为中国未来低碳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也提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作为排放量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2030年前达峰后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很快地实现碳中和愿景,任务异常艰巨,但总体上排放路径必然呈现尽早达峰、稳中有降、快速降低、趋稳中和的过程。支撑碳中和的技术几乎涉及所有的产业和经济活动,从控制碳排放途径的角度可以分为高能效循环利用技术、零碳能源技术、负排放技术。政府、企业、个人在迈向碳中和愿景进程中具有至关重要而又各有侧重的作用,需要科学的政策体系以形成系统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资本和人才朝着碳中和技术创新和市场化推广应用方向快速汇集。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2012
  • [2] 2020 Global Electricity Review[R/OL] .2 DAVE JONES,EUAN GRAHAM,PETER TUNBRIDGE,et al. https://ember-climate. org/wp-content/uploads/2020/03/Ember-2020 Global Electricity Review-Web.pdf . 2020
  • [3]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R/OL] .2 The World Bank.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CD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