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被引:15
|
作者
胡国霞 [1 ]
雷国平 [1 ,2 ]
周浩 [1 ]
路昌 [2 ]
赵宇辉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区际效应; 黑龙江省;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5.06.040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是影响碳排放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为探究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碳排放效应问题,本文以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能源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覆盖数据为基础,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核算碳排放/吸收量及其强度并进行区际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04—2012年用地类型中以耕地面积增长最快,其动态度为3.73%,园地大量减少;期间碳排放量逐年递增,年均增长量为6 020.85万t;建设用地是影响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应重点从建设用地上着手控制碳排放;黑龙江省碳排放区际差异明显,碳排放大部分集中于南部的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绥化市、哈尔滨市4个地级市,2010年四者碳排放量占到全省的58.17%;全省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但年均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当前碳排放量增加不会因为碳排放强度的下降而有所减缓,倘若今后不采取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黑龙江省净排放量将会居高不下。研究结果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2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