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城市低收入邻里及其居民的贫困集聚度和贫困决定因素

被引:49
|
作者
何深静 [1 ]
刘玉亭 [2 ]
吴缚龙 [3 ]
Chris Webster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
关键词
贫困集聚; 贫困决定因素; 低收入邻里; 社会群体;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2007年在中国6个大城市开展的大规模家庭户调查,采用FGT指数法和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大城市低收入邻里及其居民的贫困集聚程度和决定因素。研究发现,老城衰败邻里的贫困集聚度最高,同时承受多重不利状况的下岗/失业人员的贫困集聚度也是最高;事实贫困、被剥夺感与社会福利分配之间存在不匹配现象。在贫困的决定因素方面,制度保障和市场薪酬对城市贫困的发生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对不同低收入邻里和不同社会群体又表现出不同的关联性。随着市场作用的加强,市场薪酬机制正在成为贫困产生的更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464 / 147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
    袁媛
    吴缚龙
    许学强
    [J].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 753 - 763
  • [2] 转型期城市低收入邻里的类型、特征和产生机制:以南京市为例
    刘玉亭
    吴缚龙
    何深静
    李志刚
    [J]. 地理研究, 2006, (06) : 1073 - 1082
  • [3] 南京城市贫困空间调查与分析
    陈果
    顾朝林
    吴缚龙
    [J]. 地理科学, 2004, (05) : 542 - 549
  • [4] 北京城市贫困人口特征、成因及其解困对策
    马清裕
    陈田
    牛亚菲
    钱志鸿
    [J]. 地理研究, 1999, (04) : 400 - 406
  • [5] 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M]. 科学出版社 , 刘玉亭著, 2005
  • [6]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李强著, 2002
  • [7] Poverty incidence and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in urban China, a case study of Nanjing[J] . Shenjing He.Cities . 2008 (3)
  • [8] The State,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Urban Poverty in China[J] . Yuting Liu,Fulong Wu.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 2006 (2)
  • [9] Low-income communities and urban poverty in China
    Wang, YP
    [J]. URBAN GEOGRAPHY, 2005, 26 (03) : 222 - 242
  • [10] A study of the temporary population in Chinese cities
    Shen, JF
    [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02, 26 (03) : 363 -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