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滞尘作用机理和规律的研究进展

被引:111
|
作者
郭伟 [1 ]
申屠雅瑾 [1 ]
郑述强 [1 ]
王惟 [1 ]
刘常富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城市环境; 滞尘; 植被;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6.027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071012 ; 0713 ;
摘要
城市绿地的滞尘作用是城市绿地重要的生态功能之一。综述了城市绿地的滞尘机理、变化规律。城市绿地的滞尘机理主要分为3种方式:滞留、附着和粘附;城市绿地滞尘能力与滞尘时间、城市环境、植物种、植物群落结构等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不同植物滞尘能力的差异很大,总体规律表现为乔木植物>灌木植物>草本植物;但就单位叶面积来说,滞尘能力均以草本植物>灌木植物>乔木植物>藤本植物;主要原因是垂直高度不同,灌草能有效截留地面的扬尘(城市中灰尘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同种类植物种在封闭式环境条件下叶片滞尘量明显低于开敞式环境条件下的滞尘量,因此,在城市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滞尘能力表现为工业区>商业交通区>居住区>清洁区。随着季节和滞尘时间的变化,每种植物都存在一个滞尘限度,如果无雨水或人为干扰,最终达到一个动态平衡。从城市绿地群落的垂直结构看,乔—灌—草型的绿地具有相对较好的滞尘作用,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绿地类型;另外,在城市绿地面积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以藤本植物为主的垂直绿化将成为城市绿化发展的新方向。同时,在城市绿地滞尘机理、规律以及植物滞尘能力评价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465 / 14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 [1] 徐州市主要园林植物滞尘能力的初步研究
    杨瑞卿
    肖扬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0) : 8576 - 8578
  • [2] 银川市几种针叶绿化树种的春季滞尘能力比较
    宋丽华
    赖生渭
    石常凯
    [J]. 中国城市林业, 2008, (03) : 57 - 59
  • [3] 惠州城市植被的滞尘效应
    邱媛
    管东生
    宋巍巍
    Peart M.R.
    [J]. 生态学报, 2008, (06) : 2455 - 2462
  • [4] 不同绿地类型的滞尘效应比较
    郑少文
    邢国明
    李军
    李锦生
    [J]. 山西农业科学, 2008, (05) : 70 - 72
  • [5] 青岛市城阳区主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研究
    刘霞
    李海梅
    李想
    王福斌
    [J]. 北方园艺, 2008, (04) : 167 - 169
  • [6] 道路景观植物滞尘量研究
    苟亚清
    张清东
    [J]. 中国城市林业, 2008, (01) : 59 - 61
  • [7] 园林植物滞尘效应的研究
    刘霞
    李海梅
    [J]. 北方园艺, 2007, (08) : 73 - 76
  • [8] 园林植物滞尘效应的研究
    刘霞
    李海梅
    [J]. 北方园艺, 2007, (08) : 73 - 76
  • [9] 珠三角地区城市园林绿化滞尘树种选择
    胡羡聪
    殷爱华
    吴小英
    陆耀东
    [J]. 广东园林, 2007, (03) : 44 - 46
  • [10] 珠三角地区城市园林绿化滞尘树种选择
    胡羡聪
    殷爱华
    吴小英
    陆耀东
    [J]. 广东园林, 2007, (03) : 44 -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