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IRPAT模型的环境压力空间差异分析——以能源消费为例

被引:63
|
作者
王立猛
何康林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徐州221008
[2]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关键词
人文驱动力; 环境压力; STIRPAT模型; 空间差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D O I
10.13671/j.hjkxxb.2008.05.025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定量分析区域人文驱动力对环境的影响,对认识我国区域环境压力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利用STIRPAT模型,以人口数量、富裕度为自变量,以能源消费总量为因变量,应用岭回归函数拟合得到环境压力模型.以研究结果为依据,利用Mapinfo7.0软件分别绘制人口数量和富裕度对环境压力影响的空间差异图.结果显示,不同省份间人口数量和富裕度对环境压力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尽管各省份人口数量对环境压力都产生线性正效应影响,但影响强度有明显差异,最大者是最小者的8.079倍.富裕度对环境压力影响,有正效应或者负效应;有线性作用或者弹性作用.30个考察对象中,北京、上海、四川、新疆4个省市的富裕度二次项系数为负,这说明,在数据观测范围内以上4个省市的结果支持富裕度与环境压力间存在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观点;但这4个省市的环境压力并没有出现下降,这是由于各种人文驱动力影响的净效应决定了环境压力变化趋势.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环境压力的上升存在较强正效应,因此,控制人口数量的速度对改善环境压力将起到关键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32 / 10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中国环境压力的时间差异——以1952—2003年能源消费为例
    王立猛
    何康林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6) : 862 - 869
  • [2] 中国人口和富裕对环境的影响
    徐中民
    程国栋
    [J]. 冰川冻土, 2005, (05) : 767 - 773
  • [3] 可持续性评价的ImPACTS等式
    徐中民
    程国栋
    邱国玉
    [J]. 地理学报, 2005, (02) : 198 - 208
  • [4]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J] . Richard York,Eugene A Rosa,Thomas Dietz.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3 (3)
  • [5] I=PBAT
    Schulze, PC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2, 40 (02) : 149 - 150
  • [6] Beyond IPAT and Kuznets Curves: Globalization as a Vital Factor in Analys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Socio-Economic Metabolism[J] . Marina Fischer-Kowalski,Christof Amann.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 2001 (1)
  • [7] Changes i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During Industrialization: The Case of Austria 1830–1995[J] . Helmut Haberl,Fridolin Krausmann.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 2001 (1)
  • [8] Rethink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J] . Human Ecology Review . 199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