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与启示:创新驱动增长

被引:7
|
作者
李俊江 [1 ]
孟勐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美国研究所
[2]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再工业化; 创新; 高级生产要素; 产业结构; 市场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71.2 [];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摘要
美国"再工业化"的实现路径突出高端制造业核心创新优势,将产业结构升级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增强美国创新型经济增长动力的核心着力点在于,推动和发展高端制造业创新所需的技术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机制资源等高级生产要素以市场为导向发生配置结构的不断投入和革新,在高级生产要素配置结构的创造重组中发挥创新优势能够助力美国抢占并保持高端制造业的技术领先、研发领先和制造领先地位,实现驱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我国"高增长、低创新"的制造业要实现"创新驱动增长"之路仍然漫长,这意味着我国当前更应着力对高级生产要素这一类创新资源的投入配置,并调整制造业内部市场结构,为期待来临的大规模高技术创新做好充足筹谋,从而提升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体系发展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2013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R/OL]. U.S.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 and DTTL Glob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Group. www.deloitte.com . 2013
  • [2] More than a third of large manufacturers are considering reshoring from China to the U.S..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http://finance.yahoo.com/news/more-third-large-manufacturers-considering-040100781.html . 2012
  • [3] 美国创新的新特点及启示
    姚明宽
    赵琳
    户婧
    [J]. 中国经贸导刊, 2013, (10) : 32 - 34
  • [4] 经济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进展
    刘建国
    李国平
    张军涛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10) : 1263 - 1275
  • [5] 欧美“再工业化”趋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宾建成
    [J]. 国际贸易, 2011, (02) : 23 - 25
  • [6] 研发创新绩效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
    罗亚非
    王海峰
    范小阳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3) : 28 - 41
  • [7] 美国在华制造业撤资回流动因及影响研究[D]. 贺靖媛.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 [8] 国家竞争优势[M]. 华夏出版社 ,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