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数字红利”还是“数字鸿沟”

被引:358
|
作者
周利 [1 ,2 ]
冯大威 [3 ]
易行健 [1 ,2 ]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
[2]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3] 广州华南财富管理中心研究基地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可得性;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20.05.011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4 ; 1201 ;
摘要
基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劳动力追踪调查(CLDS)匹配数据,通过构建城乡居民家庭信贷门槛模型与使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MM分解方法,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探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数字红利"显著,即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在低分位点处其边际效应更大。其次,对城乡家庭收入差距的MM方法分解结果显示,城乡家庭的收入差距主要源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等变量本身的特征差异;城乡两组家庭间的回报差异存在,但主要影响低分位点处的收入差距,对高分位点处的收入差距影响有限;基于RIF的单变量分解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成为继年龄、户主户口状态、受教育水平、家庭规模之后又一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最后,影响机制的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主要通过增加金融可得性、降低门槛效应这一机制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即使替换不同的关键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
    张勋
    万广华
    张佳佳
    何宗樾
    [J]. 经济研究, 2019, 54 (08) : 71 - 86
  • [2] 普惠金融、收入分配和贫困减缓——推进效率和公平的政策框架选择
    李建军
    韩珣
    [J]. 金融研究, 2019, (03) : 129 - 148
  • [3]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
    易行健
    周利
    [J]. 金融研究, 2018, (11) : 47 - 67
  • [4] 数字货币与普惠金融发展——理论框架、国际实践与监管体系
    焦瑾璞
    孙天琦
    黄亭亭
    汪天都
    [J]. 金融监管研究, 2015, (07) : 19 - 35
  • [5] 金融包容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王修华
    何梦
    关键
    [J]. 经济学动态, 2014, (11) : 115 - 129
  • [6] 我国城乡家庭收入差异影响因素的分位数回归解析
    段景辉
    陈建宝
    [J]. 经济学家, 2009, (09) : 46 - 53
  • [7]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A Cross-Country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Outreach and Sustainability[J] . Ashim Kumar Kar.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 Entrepreneurship . 2011 (3)
  • [8] Unconditional Quantile Regressions
    Firpo, Sergio
    Fortin, Nicole M.
    Lemieux, Thomas
    [J]. ECONOMETRICA, 2009, 77 (03) : 953 - 973
  • [9] Trends and Inequalities of Rural Welfare in China: Evidence from Rural Households in Guangdong and Sichuan[J] . Tsui Kai-yuen.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199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