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海洋负排放践行碳中和战略

被引:81
|
作者
焦念志 [1 ]
刘纪化 [2 ]
石拓 [2 ]
张传伦 [3 ]
张永雨 [4 ]
郑强 [1 ]
陈泉睿 [1 ]
汤凯 [1 ]
王誉泽 [3 ]
董海良 [5 ]
唐剑武 [6 ]
叶思源 [7 ]
董双林 [8 ]
高坤山 [1 ]
张继红 [9 ]
薛强 [10 ]
李琦 [10 ]
贺志理 [11 ]
屠奇超 [2 ]
王法明 [12 ]
黄小平 [13 ]
白雁 [14 ]
潘德炉 [14 ]
机构
[1] 厦门大学海洋微型生物与地球圈层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3]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5]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6] 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海洋地球古菌组学重点实验室
[7]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9]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10]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1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3] 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
[1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海洋碳汇; 负排放; 碳中和; 微型生物碳泵; 生物泵; 碳封存; 碳汇交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 [海洋资源与开发];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824 ;
摘要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海洋负排放相关的八个基本路径,包括陆海统筹减排增汇、海洋缺氧酸化环境减排增汇、滨海湿地减排增汇、养殖环境减排增汇、珊瑚礁生态系统减排增汇、海洋地质碳封存、海洋碳汇核查技术体系,以及海洋碳汇交易体系和量化生态补偿机制等;旨在抛砖引玉,引发研讨、推动研发,不断细化和完善海洋负排放方案,为落实碳中和国家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632 / 64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1 条
  • [1] Microbes mediated comprehensive carbon sequestration for negative emissions in the ocean[J]. Nianzhi Jiao,Jihua Liu,Fanglue Jiao,Quanrui Chen,Xiaoxue Wang.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0(12)
  • [2] Organic Carbon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Intensive Mariculture Zone of Sanggou Bay: Distribution, Seasonal Variations and Sources[J]. SUI Juanjuan,ZHANG Jihong,REN S.Jeffrey,LIN Fan.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9(04)
  • [3] 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研究
    刘芳明
    刘大海
    郭贞利
    [J]. 海洋通报, 2019, (01) : 8 - 13
  • [4] 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口湿地土壤碳动态的影响
    布乃顺
    杨骁
    黎光辉
    马溪平
    宋有涛
    马放
    李博
    方长明
    闫卓君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 (07) : 2671 - 2679
  • [5] 海岸带蓝碳的科学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唐剑武
    叶属峰
    陈雪初
    杨华蕾
    孙晓红
    王法明
    温泉
    陈少波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 48 (06) : 661 - 670
  • [6] 中国近海养殖环境碳汇形成过程与机制
    张永雨
    张继红
    梁彦韬
    李鸿妹
    李刚
    陈晓
    赵鹏
    蒋增杰
    邹定辉
    刘晓勇
    刘纪化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47 (12) : 1414 - 1424
  • [7]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in coastal mariculture environments in China[J]. ZHANG YongYu,ZHANG JiHong,LIANG YanTao,LI HongMei,LI Gang,CHEN Xiao,ZHAO Peng,JIANG ZengJie,ZOU DingHui,LIU XiaoYong,LIU JiHua.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7(12)
  • [8] 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
    张瑶
    赵美训
    崔球
    樊炜
    齐家国
    陈鹰
    张永雨
    高坤山
    樊景凤
    汪光义
    严重玲
    卢豪良
    罗亚威
    张子莲
    郑强
    肖伟
    焦念志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47 (04) : 438 - 449
  • [9] Temporal variation in biodeposit organic content and sinking velocity in long-line shellfish culture
    Ren Lihua
    Zhang Jihong
    [J].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6, 34 (05): : 985 - 991
  • [10] 陆海统筹研发碳汇
    刘纪化
    张飞
    焦念志
    [J]. 科学通报, 2015, (35) : 3399 - 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