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焦虑、信号传递与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战略安抚

被引:13
|
作者
曹德军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中国和平崛起; 信号传递; 意图感知; 战略安抚; 信任建构;
D O I
10.14093/j.cnki.cn10-1132/d.2020.03.002
中图分类号
D822.333 [];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对于崛起的中国而言,采取系统性战略安抚,树立自我克制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有助于赢得周边国家信任。然而,在二十多年睦邻外交实践中,东南亚国家始终对崛起的中国的意图感到焦虑,这种担忧因地理邻近性与实力不对称而变得更加敏感。2008年以来,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核心利益"话语、逐步增多的外交制裁以及多边倡议给予了较大关注。面对东南亚国家上升的安全忧虑,中国外交主动释放安抚信号增信释疑。与强制策略不同,安抚策略关注如何从正面激励换取他国的信任。立足于对现有文献的批判性整合,重新梳理善意信号的呈现形式(情感—物质)与成本来源(内生—外生)两大维度,可以从逻辑上生成四种睦邻安抚信号的表达路径:睦邻话语、相互依赖、无私援助与制度约束。面对中国的吸引与安抚,东南亚国家也会主动进行试探与甄别,以讨价还价、社会化、对冲试探和制度牵制四种方式,对中国释放的安抚信号进行评估。由于安抚信号的可信度评估具有主观性,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安抚信号存在不同理解,中国外交需换位思考并理解东南亚国家的试探心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45 +157-158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5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