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被引:87
|
作者
郭然
王效科
逯非
段晓男
欧阳志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草地土壤; 固碳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国内长期定位试验的数据为基础,评价了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和潜力。分析发现,通过减少畜牧承载量等方法恢复退化草地,我国草地土壤的有机碳库可以增加4561.62 Tg C,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藏和新疆。草场围栏、种草和退耕还草3种草地管理措施的固碳潜力分别是12.01、1.46 Tg.a-1和25.59 Tg.a-1,总计39.06 Tg.a-1。2004年是我国草地管理投资较多的年份,种草、退耕还草和草场围栏的工程面积均有较大的提高,3种措施新增的固碳能力分别为5.70、0.38 Tg.a-1和3.09 Tg.a-1,合计9.17 Tg.a-1。
引用
收藏
页码:862 / 8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与土壤养分变化
    温仲明
    焦峰
    刘宝元
    卜耀军
    焦菊英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1) : 21 - 25
  • [2] 青南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演替规律的研究
    邱丹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9) : 284 - 285
  • [3] 放牧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马秀枝
    王艳芬
    汪诗平
    王金枝
    李长生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4) : 569 - 576
  • [4] 不同管理措施对川西北草地土壤氮和碳特征的影响
    孙庚
    吴宁
    罗鹏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2) : 304 - 310
  • [5] 开垦和封育年限对退化沙质草地土壤性状的影响
    文海燕
    赵哈林
    傅华
    [J]. 草业学报, 2005, (01) : 31 - 37
  • [6] 沙漠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途径
    王堃
    吕进英
    邵新庆
    [J]. 草地学报, 2004, (03) : 240 - 245
  • [7] 放牧与围封对阿拉善荒漠草地土壤有机碳和植被特征的影响
    瞿王龙
    裴世芳
    周志刚
    张宝林
    傅华
    [J]. 甘肃林业科技, 2004, (02) : 4 - 6
  • [8] 草地改良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福建省建瓯市牛坑龙草地生态系统试验站为例
    朱连奇
    许立民
    [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 64 - 68
  • [9] 放牧对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组分的影响
    赵哈林
    张铜会
    赵学勇
    周瑞莲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 420 - 424
  • [10] 退耕还草对土壤水分养分演变的影响
    郭胜利
    路鹏
    党廷辉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8) : 1383 - 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