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京沪高铁对区域中心城市陆路可达性影响
被引:286
|作者:
蒋海兵
[1
,2
]
徐建刚
[1
]
祁毅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京沪高铁;
集成法;
可达性;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238 [高速铁路];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301 ;
摘要:
针对目前可达性研究技术的局限,设计网络分析与成本栅格加权集成法,并应用该方法生成高铁通车后城市等时圈图。利用日常可达性、潜力值与加权平均时间,比较有无京沪高铁两种情景下京沪地区中心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变化,探讨高铁对中心城市可达性的影响,并采用场强模型计算高铁通车前后中心城市腹地范围。结果显示:高铁将扩展等时圈范围,实现城市日常可达性整体大幅优化,形成非均衡的时间收敛空间。高铁站点沿线成为时间收敛的最大受益者,它们的加权平均时间与潜力值变率高。在不同地理尺度下,高铁降低加权平均时间均衡性,对潜力值均衡性影响不一致。高铁扩大北京与上海的腹地,增强其区域辐射力。针对区域可达性变化,可达性变率高的城市可适时调整产业类型,变率低的城市可通过加强快速交通网络与高铁的衔接来提高可达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87 / 1298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