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主义与违法性认识问题

被引:85
|
作者
劳东燕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法学博士
关键词
法律错误; 违法性认识; 责任主义; 知法的推定;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8.03.007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违法性认识问题的提出,根源于绝对的知法推定的动摇。知法的推动动摇后,传统的法律错误处理规则与责任主义的冲突随之而来。笔者认为,有必要从责任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不知法不免责的准则,并对法律错误的处理还原为刑事责任的一般问题。围绕违法性认识所引发的纷争,折射的是责任主义刑法在风险社会所遭遇的困境。各国通过对法律技术或制度的选择性运用,来求取刑法规制与责任主义之间的平衡。对我国刑法而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违法性认识在犯罪论体系中的位置,而是构建或完善能够维护个体正义的制度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6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不知法不免责”准则的历史考察
    劳东燕
    [J]. 政法论坛, 2007, (04) : 106 - 116
  • [2] 犯罪论序说[M]. 法律出版社 , (日)泷川幸辰著, 2005
  • [3] 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TullioPadovani)著, 2004
  • [4] 刑法概说(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大塚仁著, 2003
  • [5] 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日)野村稔著, 2001
  • [6] 民商法论丛[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主编, 1997
  • [7] 刑法新探索[M]. 群众出版社 , 赵秉志主编, 1993
  • [8] EXCUSING CRIME
    KADISH, SH
    [J]. CALIFORNIA LAW REVIEW, 1987, 75 (01) : 257 - 289
  • [9] 北大法律评论. 劳东燕. . 2005
  • [10] Lambert v.California. 355U.S.225,78S.C.t.240,2L.Ed.2d228 .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