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洪湖市生态足迹与水足迹动态分析

被引:13
|
作者
莫明浩 [1 ,2 ]
王学雷 [3 ]
任宪友 [3 ]
王慧亮 [3 ]
周海燕 [4 ]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 江西财经大学软件学院
关键词
洪湖市;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水足迹;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为了分析洪湖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洪湖市2000-2007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同时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运用水足迹模型,计算了洪湖市的水足迹。结果表明,洪湖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呈整体上升趋势,由1.450 8 hm2攀升到2.022 3 hm2,8年间增长近40%,其中能源用地和耕地生态足迹的贡献率最大;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稍有下降趋势。2000-2007年洪湖市均表现为生态赤字,且随着生态足迹的不断增大,生态赤字逐渐加大,2007年人均生态赤字达1.373 1 hm2,表明生产、生活强度已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洪湖市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8年间洪湖市水足迹变化不大,2007年为1 399 m3/a,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国内属于水资源丰富型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大连市生态足迹与水足迹
    邰姗姗
    张伟东
    胡远满
    刘淼
    [J]. 生态学杂志, 2008, (09) : 1596 - 1600
  • [2] 生态足迹研究现状及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计算方法初探
    杜加强
    王金生
    滕彦国
    张桐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4) : 178 - 183
  • [3]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鲁西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测度
    王汉卫
    成杰民
    孙天然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3) : 125 - 129
  • [4] 城市水足迹计算与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邓晓军
    谢世友
    王李云
    黄岩
    [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 (01) : 62 - 68
  • [5]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黄林楠
    张伟新
    姜翠玲
    范晓秋
    [J]. 生态学报, 2008, (03) : 1279 - 1286
  • [6] 湖北省2004年生态足迹分析
    罗佳
    李春梅
    黄建武
    吴宜进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 309 - 313
  • [7] 洪湖湿地最低生态水位研究
    宁龙梅
    王学雷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03) : 67 - 70
  • [8] 北京市生态足迹变化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张颖
    [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 47 - 55
  • [9] 上海市2003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张芳
    徐伟锋
    李光明
    赵修华
    [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 80 - 84
  • [10] 甘肃省2003年的水足迹评价
    王新华
    徐中民
    李应海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 115 -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