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酸雨研究现状

被引:286
|
作者
张新民 [1 ]
柴发合 [1 ]
王淑兰 [1 ]
孙新章 [2 ]
韩梅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关键词
研究现状; 酸雨; 中国;
D O I
10.13198/j.res.2010.05.3.zhangxm.005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中国酸雨区是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酸雨污染控制对策和措施,而及时总结酸雨研究现状是科学控制酸雨的重要基础.综述了近年来中国酸雨的研究发展历程、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和控制对策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中国降水化学组成仍属硫酸型,但正在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南方酸雨区范围无明显变化,北方酸雨区继续扩展;强酸雨区范围为1994年以来最大,但酸度有所减弱;总体来看,与过去几年相比,2008年全国酸雨形势有所恶化.最后对酸雨成因和控制对策进行了概述.
引用
收藏
页码:527 / 5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 [1] 辽宁省背景地区降水化学特征及其与大气传输的关系
    柴发合
    高健
    王淑兰
    张青新
    陈义珍
    张新民
    张萌
    [J].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04) : 387 - 393
  • [2] 闽西北邵武市酸雨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吴德辉,李白良,林长城,蔡义勇,刘京雄,连东英.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9(04)
  • [3] 闽西北邵武市酸雨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吴德辉,李白良,林长城,蔡义勇,刘京雄,连东英.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9 (04)
  • [4] 2007年酸雨形势简析
    冯喜媛
    药明
    王亚君
    [J]. 气象灾害防御, 2009, (02) : 27 - 29
  • [5] 海南岛北部地区酸雨的天气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分析
    冯文
    李天富
    吴春娃
    谢东海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6) : 643 - 649
  • [6] 2008年辽宁省酸雨时空分布特点分析
    宗英飞
    张国林
    苏常新
    宋军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6) : 7536 - 7537
  • [7] 中国大气降水化学研究进展
    王文兴
    许鹏举
    [J]. 化学进展, 2009, 21(Z1) (Z1) : 266 - 281
  • [8] 重庆市主城区15年来酸雨变化趋势分析
    何泽能
    高阳华
    谭炳全
    唐晓萍
    [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 (01) : 59 - 62
  • [9] 1992-2006年河南省酸雨分布特征分析
    杜子璇
    刘荣花
    熊杰伟
    邓伟
    田宏伟
    陆斌
    [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 32 (01) : 55 - 58
  • [10] 新疆城市酸雨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刘新春
    何清
    钟玉婷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 (01) : 115 -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