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的城市生态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31
|
作者
迟国泰 [1 ]
齐菲 [1 ]
张楠 [1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科学发展; 生态评价; DPSIR模型; 最优权重; 组合赋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701 ; 070104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典型、高频率的指标为基础,并根据中国统计数据不全的现状,根据可观测性原则,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构建了适用于地级市行政区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最优组合赋权建立了生态评价模型,并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生态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把人均绿色GDP、单位水资源工业废水负荷等指标纳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来构建适用于地级市行政区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二是通过最优组合赋权,实现了各评价对象加权得分与理想点广义距离最小,体现了距理想点越近、得分越高的原理。三是引入Jaynes最大熵原理,基于各评价结果一致性最大的思路确定最优组合权系数,避免了不合理的个别单一赋权方法对组合赋权结果贡献太小的问题。四是实证研究表明,影响辽宁省生态发展最主要的指标是人口增长率、单位水资源工业废水负荷、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绿色GDP。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2003年中国省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
    陈亮
    王如松
    王志理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8) : 1794 - 1800
  • [2] 主成分分析法在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
    王惠勇
    曲衍波
    郑晓梅
    齐伟
    赵东娟
    商冉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5) : 4614 - 4617
  • [3] 熵权法在草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甘肃牧区为例
    贾艳红
    赵军
    南忠仁
    赵传燕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1) : 17 - 21
  • [4]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公路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肖新平
    李福琴
    涂金忠
    [J]. 公路, 2006, (08) : 122 - 126
  • [5] 财务预警中样本数据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
    于鹏飞
    王丽娜
    [J]. 会计之友, 2005, (12) : 43 - 44
  • [6] 中国省域城市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J]. 梁保平,韩贵锋,余丽娟,谌斌.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4(02)
  • [7] 中国省域城市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J]. 梁保平,韩贵锋,余丽娟,谌斌.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4 (02)
  • [8] 层次分析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朱晓华
    杨秀春
    [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1, (05) : 43 - 46
  • [9]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迟国泰, 2009
  • [10] 辽宁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方晓林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