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测度与治理

被引:325
|
作者
杨耀武 [1 ]
张平 [1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理论逻辑; 综合评价体系; 治理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在探讨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的现实与理论逻辑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由此形成测度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讨论由定性分析向定量研究拓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选取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基础经济指标,本文测度了1993—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状况并分阶段对经济发展质量变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93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总体处于逐步提升状态,但各阶段的提升速度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经济增速变化与经济发展质量变迁并不具有趋同性。在经济增长处于中高速阶段的2013—2018年,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最为快速。从各方面指标贡献看,经济效率与稳定性及经济成果分配指标的贡献率随阶段变化波动较大;人力资本及其分布的贡献率,呈倒U型曲线特征;而自然资源与环境贡献率,则呈U型曲线特征;社会相关指标对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贡献量2013—2018年较前几个阶段有所增大。本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政策含义:一是中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稳步推进,但潜在的挑战依然较多,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付出努力;二是要加快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转型,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知识阶层崛起,形成有利于广义人力资本形成的消费与创新效率补偿的良性互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4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 [1] Does the Effect of Pollution on Infant Mortality Differ Between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Evidence from Mexico City
    Arceo, Eva
    Hanna, Rema
    Oliva, Paulina
    [J]. ECONOMIC JOURNAL, 2016, 126 (591): : 257 - 280
  • [2] A new data set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world, 1950–2010.[J].Robert J. Barro;Jong Wha Le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3,
  • [3] Sustainability and the measurement of wealth.[J].Kenneth J. Arrow;Partha Dasgupta;Lawrence H. Goulder;Kevin J. Mumford;Kirsten Oleson.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2, 3
  • [4] Cents and sociability: Household income and social capital in rural Tanzania
    Narayan, D
    Pritchett, L
    [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99, 47 (04) : 871 - 897
  • [5] Georgescu-Roegen versus Solow-Stiglitz.[J].Robert M Solow.Ecological Economics.1997, 3
  • [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Paul M. Romer.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 5
  • [7]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Robert M. Solow.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 1
  • [8] 增长经济学手册.[M].菲利普·阿吉翁;史蒂文·杜尔劳夫.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2019,
  • [10] 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政策的选择.[M].朱玲, 魏众, 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