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保护的动机与效果——一个实证分析

被引:75
|
作者
平新乔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100871
关键词
地方保护; 政府; 效率;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4.05.001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我们根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数据,用实证结果揭示了,在中国,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对国有资产的控制和对产业实施控制与保护,其背后存在着巨大的物质利益:哪里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高,则政府就有动力对该产业实施控制。这是地方保护主义之所以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地方政府对产业实行控制,对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与商品市场实行控制与保护,其对要素市场的负面作用是显著的。从效率的角度看,加强政府对产业的控制与保护,会降低在位国家垄断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单住资本的平均产值;然而,政府在产品市场上的控制与干预,又会对在位企业施加正向的福利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95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