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的祛魅及返魅的可能

被引:10
|
作者
项贤明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学; 高等教育; 问责; 大众化; 祛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在近现代经历了一个祛魅的过程,逐渐褪去了中世纪大学的神圣性和神秘性。政府和其他资助机构的资金支持以及随之而来的问责重压,大学的主动逐利行为和主动自我扩张,以及由此带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使大学从万众仰慕的卡里斯玛变成了售卖学术服务的服务生,从高深莫测的"象牙塔"变成了市场般人皆可进的培训班。世俗时代的矛盾内在包含了自我超越的可能性。作为大学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环节,大学在未来某个时期仍然存在着返魅的可能。为了那个时代的到来,我们每个知识分子都不应在这世俗时代放弃对道德和灵性的修炼与追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与结构
    项贤明
    [J]. 教育研究, 2002, (09) : 30 - 34
  • [2] 知识社会史[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彼得·伯克, 2016
  • [3] 象牙塔的变迁[M]. 商务印书馆 , (美) 克拉克, 2013
  • [4] 希望的敌人[M]. 商务印书馆 , (美) 沃特斯, 2011
  • [5] 中世纪的欧洲大学[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英) 拉斯达尔 (Rashdall, 2011
  • [6] 21世纪的管理挑战[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美) 德鲁克 (Drucker, 2009
  • [7] 学术的秩序[M]. 商务印书馆 , (美) 希尔斯, 2006
  • [8] 论教育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 2005
  • [9]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洪捷著, 2002
  • [10] 美国高等教育[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美)罗伯特·M·赫钦斯(RobertM.Hutchins)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