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
被引:143
|
作者
:
张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张杰
[
1
]
机构
: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来源
:
经济研究
|
2006年
/ 06期
关键词
:
货币化路径;
货币化“高差;
最优货币化;
银行体系;
内生货币扩张;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822 [中国货币];
学科分类号
: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
通过将政府对银行体系的补贴和担保因素引入Mckinnon的最优货币化模型,本文初步认定政府对银行体系的控制是导致中国高货币化结果的基本原因。而基于BaileyCagan函数的提示,本文进一步发现,在政府对银行体系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内部货币扩张具有与外部货币扩张不同的货币需求“预算约束”和福利后果。其要害是,它可以兼容在货币化进程原本存在显著利益冲突的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效用,从而使得中国的高货币化与货币价格的稳定并行不悖。本文的结论是,由于中国的高货币化具有十分特殊的金融制度内涵,因此既不能简单夸大其负面效应,也不能过高期望数量调整政策的效果。合理的做法应当着眼于调整政府、银行体系与居民部门基于内部货币扩张而形成的利益关联机制,以改变货币需求的“预算约束”和潜存于经济中的货币化激励。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健等著, 2004
[2]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M]. 商务印书馆 , 易纲著, 2003
[3]
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英)B.R.米切尔(B.R.Mitchell)编, 2002
[4]
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M]. 山西经济出版社 , 张杰著, 1998
[5]
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广谦著, 1997
←
1
→
共 5 条
[1]
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健等著, 2004
[2]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M]. 商务印书馆 , 易纲著, 2003
[3]
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英)B.R.米切尔(B.R.Mitchell)编, 2002
[4]
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M]. 山西经济出版社 , 张杰著, 1998
[5]
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广谦著, 199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