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及碳排放解耦分析

被引:60
|
作者
杜祥琬 [1 ]
杨波 [1 ]
刘晓龙 [1 ]
王振海 [1 ]
易建 [1 ]
机构
[1] 中国工程院
关键词
解耦;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1 ;
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供给和生态环境面临着双重压力,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应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解耦",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解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是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主要途径。本文在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解耦规律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过往30多年的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历程,提出我国未来发展的三种情景假设,即惯性情景、低碳情景和2度情景。研究认为,惯性情景是一种高碳发展情景,既不可能实现也不允许发生;2度情景的实现有较大难度,是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我国应按照低碳情景模式发展。我国未来能源发展路径应在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前提下,按照科学产能实施国内能源生产,加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特别是煤和石油等高碳化石能源使用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生产要低碳、清洁,能源消费要节能优先、绿色高效。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费量,控制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降低单位能源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量,控制人均排放量。如按假设的低碳情景发展,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GDP预期增速虽有所下降,但经济总量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2020年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开始呈现逐步解耦的趋势,中国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碳能源(煤炭和石油)消费将在2030年前解耦;至2050年,我国能源消费趋于饱和,增量接近零,而经济总量继续增长,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接近绝对解耦;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将于2030年(或之前)到达,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或之前)实现绝对解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中国能源发展空间的国际比较研究
    杜祥琬
    刘晓龙
    杨波
    王振海
    康金城
    [J]. 中国工程科学, 2013, 15 (06) : 4 - 10
  • [2] 德国节能减排的经验及启示
    张炜
    樊瑛
    [J]. 国际经济合作, 2008, (03) : 64 - 68
  • [3] 德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其成因剖析
    丁纯
    [J]. 德国研究, 2000, (03) : 1 - 6
  • [4] 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 梁睿.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5] 美、日、英三国环境治理比较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 李蔚军.复旦大学. 2008
  • [6] 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工程院“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 2011
  • [7] 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方甲主编, 1997
  • [8] Developments in the throughput-income relationship: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observations[J] . S.M. de Bruyn,J.B. Opschoor.Ecological Economics . 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