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螺旋”到“四螺旋”:知识生产模式的动力机制演变

被引:81
|
作者
黄瑶 [1 ]
王铭 [2 ]
机构
[1]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2]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所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动力机制; 三螺旋; 四螺旋;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8.01.013
中图分类号
F014 [经济范畴];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1 ; 040106 ;
摘要
知识生产模式Ⅱ及"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动力机制模型是国际流行的国家创新战略和模式。由于合作模式单一,内部利益失衡,角色转换趋同,耦合能力缺乏,三螺旋产生了自然、社会问题,影响知识生产的正向效应发挥。为此,四螺旋与知识生产模式Ⅲ应运而生,四螺旋在三螺旋基础上加入了"公民社会",将"大学"扩展为"学术界",形成私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新平衡。研究认为,知识生产动力机制演变原因包括知识经济化向知识社会公益化转移,知识的弥散由国际化向全球化改变,利益相关群体从多极化向扁平化发展,以及研究共同体的形成与发挥创新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知识生产模式Ⅲ促进超学科快速发展的特征研究
    黄瑶
    马永红
    王铭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6, 37 (06) : 37 - 45
  • [2] 创造未来[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美)罗德斯(Rhodes, 2007
  • [3] 文化政治与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美)迈克尔W.阿普尔(MichaelW.Apple)著, 2005
  • [4] Transition from the Triple Helix to N-Tuple Helices? An interview with Elias G. Carayannis and David F. J. Campbell[J] . Han Woo Park.Scientometrics . 2014 (1)
  • [5]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Mode 2”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J] . Henry Etzkowitz,Loet Leydesdorff.Research Policy . 2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