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郊区的城市化及发展模式分析——以北京房山区为例

被引:2
|
作者
王轶 [1 ]
孟大虎 [2 ]
崔山 [3 ]
陈敏 [4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教务处
[2]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
[3] 北京房山区发改委社会科
[4] 北京市房山区发改委
关键词
大城市; 郊区城市化; 偏向型政策; 产业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4 ;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行,各种城市化模式也不断涌现.已有研究对这些模式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和总结。但是,既有文献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多是针对城市整体进行的,对于一个大城市,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来说,其郊区是如何进行城市化的,尚缺乏实证分析和经验总结。从分析和修正传统的城市化测量方法入手,对北京市郊房山区所做的实证研究发现,尽管房山区的城市化水平在北京郊区序列里处于中上水平,但仍显滞后。这种状况的形成,与北京城市发展中的中心城区偏向政策、北京城市发展中增量资源分配的南北差距、中心城区的主导产业与郊区产业的对接状况不理想、人力资本状况无法对城市化进程予以有力支撑等因素相关。这表明,在经济转轨时期,一个特大城市郊区的城市化进程,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是无法支撑的,还需要政府担当重要职责——改变不合理的既有政策,提供有利的配套政策措施,以保障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有序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北京城区发展差距问题研究
    张可云
    徐静
    [J]. 北京社会科学, 2003, (03) : 40 - 47
  • [2] 城市地理学[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许学强等编著, 1997
  • [3] 发展的型式[M].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钱纳里(Chenery,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