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

被引:143
|
作者
李小平
卢现祥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市政院路1号 430074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结构变动; 生产率增长; 结构红利假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结构变动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两者的关系反映在“结构红利假说”中。本文使用扩展的shift-share方法检验了中国制造业在1985~2003年的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得到三个基本的结论:第一,如果不考虑Verdoorn效应,估算结果有可能产生误差。生产要素从低Verdoorn弹性值的行业转移到高Verdoorn弹性值的行业有利于生产率的增长,反之相反。第二,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并没有导致显著的“结构红利假说”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制造业行业之间的资源配置中,劳动和资本要素并没有向高生产率增长率的行业流动。第三,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更偏向于“yeast-process”而不是“mushroom-process”。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