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蛋白质质谱模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39
|
作者
陈益定
郑树
余捷凯
胡汛
机构
[1]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2]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310009杭州
[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诊断; 人工神经网络; 蛋白质质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34 [];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建立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血清蛋白质质谱的方法 ,探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血清蛋白质质谱模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 TOF MS) ,测定了 14 7例血清标本 (其中大肠癌 5 5例 ,健康人 92例 )的蛋白质质谱 ,用随机抽取的 87例标本 (大肠癌 32例 ,健康人 5 5例 )作为训练组 ,进行训练与交叉验证 ,将筛选出来的 5 910 ,8930 ,4 4 76和 8817的 4个质荷比峰作为输入 ,建立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用另外测试组 (大肠癌2 3例 ,健康人 37例 )的血清标本盲法验证该模型。结果 利用从训练组得出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血清蛋白质质谱模型 ,对测试组的 6 0例 (包括DukesA)未知血清进行预测 ,得到该方法对大肠癌的检出率为 82 .6 % (19/ 2 3) ,排除率为 91.9% (34/ 37)。结论 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血清蛋白质质谱法在大肠癌的诊断中较以往的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和排除率 ,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大肠癌序贯筛检方案在人群中应用的前瞻性评估
    刘希永
    郑树
    陈坤
    马新源
    周伦
    余海
    姚开颜
    陈康
    蔡善荣
    张苏展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06) : 30 - 33
  • [2] 粪便序贯隐血与微量白蛋白互补对提高大肠肿瘤筛检率的价值
    李世荣
    张彩莲
    徐恩迪
    杨同占
    程南屏
    刘蕴衡
    何绮娜
    [J]. 中华肿瘤杂志, 1995, (05) : 381 - 383
  • [3] 用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检测血清和粪便中大肠癌相关抗原的研究[J]. 冯福才,黄文,周殿元,张亚厉,赖卓胜.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5(01)
  • [4] The role of CEA, TPA and CA 19-9 in the early detection of recurrent colorectal cancer[J] . P. Barillari,G. Ramacciato,R. Angelis,P. Gozzo,P. Aurello,M. Indinnimeo,S. Valabrega,F. D’Angelo,G. Fegiz.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 . 1989 (4)
  • [5] The role of CEA, TPA and CA199 in the early detection of recurrent colorectal cancer. Barillari P, RamacciatoG, de Angelis R,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