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2006-2016年西北五省区育龄妇女生育水平和新时期生育意愿研究
被引:8
|作者:
杨雪燕
[1
]
井文
[1
]
高琛卓
[1
]
朱书园
[1
]
王粤
[1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生育政策调整;
总和生育率;
孩次构成;
教育程度;
生育意愿;
D O I:
10.16405/j.cnki.1004-129X.2021.01.001
中图分类号:
C924.21 [人口政策与制度];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文章采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西北五省区数据,通过对比各省份及不同民族的总和生育率、孩次结构及生育意愿等指标系统分析西北地区育龄妇女的生育现状。研究发现:生育政策的调整对西北五省区汉族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产生了明显的短期激励效应,但对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生育水平并不存在影响。西北五省区汉族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和意愿主要受到生育政策调整和教育程度提高的双重影响,其中,生育政策调整是短期正向效应,教育程度提高是长期的负向效应。西北五省区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和意愿主要受到教育程度提高的负向影响,其低龄组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明显减弱。西北五省区十余年间总体呈现出的较高的总和生育率多是由于少数民族具有较高水平的总和生育率,而随着西北五省区少数民族低龄组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不断下降,其生育水平很可能会表现出"后劲不足",从而呈现长期缓慢下降趋势。本文对此提出以下建议:优化生育政策,发挥生育政策调整的长期效应,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探索放开生育限制的可能性,让生育权重新回归家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减轻女性抚幼负担,促进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包括探索支持性的经济补贴政策,减轻家庭在育儿方面的经济负担;探索灵活的夫妻产假制度,缓解女性抚幼负担;完善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促进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