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性价值观视角下女性网络红人现象分析
被引:6
|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川
[
1
]
机构
:
[1]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
:
中国青年研究
|
2016年
/ 11期
关键词
:
女性;
网络红人;
性价值观;
性别平等;
D O I
:
10.19633/j.cnki.11-2579/d.2016.11.002
中图分类号
:
C913.68 [妇女问题];
C913.4 [文教、卫生];
学科分类号
:
030301 ;
1204 ;
摘要
: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新媒体的发展,女性网络红人经历了"性开放型""自我丑化型""外貌女神型"以及"内涵才华型"四种类型。她们的出现,一方面反映出新媒体时代女性对话语权的掌控与运用,另一方面也借网络强化了对女性的物化、贬低与歧视的传统性价值观。而性别印象刻板化、缺乏自我探索与反思、性别平等评估机制的不健全,则进一步强化了性别的不平等,共同促成了传统性价值观的固化。未来需要保障女性的性权利、建立性别平等的道德观、建构包含成长机会的积极性别文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性别异同,存异莫忘“同”——心理性别相似说的研究进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斌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迣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尹媛媛
[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2
(05)
: 136
-
145
[2]
作为衡量女性解放的最高标准:性权利
刘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芳
[J].
青年文学家,
2015,
(18)
: 186
-
186
[3]
新媒体语境下女性媒介话语权的缺失、异化及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文鸯
[J].
新闻界,
2014,
(02)
: 29
-
32
[4]
文明社会里的性别剥削——网络走红女性现象及其成因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敏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何蓉
[J].
青年记者,
2010,
(23)
: 72
-
73
[5]
偏见研究的进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中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娟
[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
(02)
: 150
-
155
[6]
性别同一性的形成及研究角度发展
马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上海
马川
李晓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上海
李晓文
[J].
心理科学,
2007,
(02)
: 474
-
477
[7]
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国家责任
谭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北京100730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北京100730
谭琳
[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 12
-
15
[8]
性别刻板印象维护的心理机制
刘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刘晅
佐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J].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03)
: 456
-
461
[9]
性别文化及其先进性别文化的构建
王金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王金玲
[J].
浙江学刊,
2003,
(04)
: 202
-
209
[10]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ErikH.Erikson)著, 1998
←
1
2
→
共 11 条
[1]
性别异同,存异莫忘“同”——心理性别相似说的研究进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斌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迣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尹媛媛
[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2
(05)
: 136
-
145
[2]
作为衡量女性解放的最高标准:性权利
刘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芳
[J].
青年文学家,
2015,
(18)
: 186
-
186
[3]
新媒体语境下女性媒介话语权的缺失、异化及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文鸯
[J].
新闻界,
2014,
(02)
: 29
-
32
[4]
文明社会里的性别剥削——网络走红女性现象及其成因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敏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何蓉
[J].
青年记者,
2010,
(23)
: 72
-
73
[5]
偏见研究的进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中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娟
[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
(02)
: 150
-
155
[6]
性别同一性的形成及研究角度发展
马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上海
马川
李晓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上海
李晓文
[J].
心理科学,
2007,
(02)
: 474
-
477
[7]
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国家责任
谭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北京100730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北京100730
谭琳
[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 12
-
15
[8]
性别刻板印象维护的心理机制
刘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刘晅
佐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J].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03)
: 456
-
461
[9]
性别文化及其先进性别文化的构建
王金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王金玲
[J].
浙江学刊,
2003,
(04)
: 202
-
209
[10]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ErikH.Erikson)著, 1998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