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数据、虚体、数字资本——数字资本主义的三重逻辑

被引:180
|
作者
蓝江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一般数据; 虚体; 数字资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理解数字时代的资本主义,把握数字资本主义的哲学内涵,首先需要从本体论上看到:一般数据正在塑造出一个类似于货币这样的巨大的数字界面或平台,将一切人和物都囊括其中,而所有的对象都必须经过一般数据的中介,在数字化空间中呈现出来。经过数字化中介的行动变成了虚体,虚体是数字化界面最基本的存在单元。这意味着在存在论上,数字时代塑造出了人与人,甚至人与非人之间的虚体交往关系。但最重要的是,作为数字资本的一般数据,是所有在数字化平台上的用户生产出来的,而被少数数字资本家占有。数字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需要打破这种垄断,将虚体活动共同生产出来的一般数据,转化为一种共享,为一种真正的未来共同体铺平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1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不可能性[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乔治·巴塔耶, 2017
  • [2] 神圣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吉奥乔·阿甘本, 2016
  •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2009
  •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 2001
  • [5]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