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3型与CN2型体外反搏装置的指脉波图评价

被引:0
|
作者
朱雅宜 [1 ]
廖鹰 [1 ]
林清奇 [1 ]
陈广业 [1 ]
伍贵富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部反搏中心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部心内科
关键词
体外反搏; 指脉波; 充排气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体外反搏治疗新装置CN3的充排气工作模式和动力系统比旧装置CN2有了较大的改进,为此对比观察CN3与CN2的反搏指脉波变化和效果。方法冠心病患者45例,分别采用CN3与CN2治疗1h,分别测定指脉波的D/S(舒张波/收缩波)的波峰比值和面积比值。结果CN3组、CN2组的波峰比值分别是1.77±0.39、1.52±0.19,CN3组高于CN2组(P<0.01);CN3组、CN2组的面积比值分别是2.25±0.64、1.64±0.22,CN3组高于CN2组(P<0.01)。结论CN3提高指脉波峰值和面积,其反搏效应优于CN2。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体外反搏的生物力学效应与血管内皮功能
    伍贵富
    杜志民
    方典秋
    徐明国
    马虹
    郑振声
    王奎健
    [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 (02) : 121 - 124
  • [2]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及装置改进研究
    马虹
    郑振声
    张苗青
    [J]. 医学研究杂志, 2001, (12) : 15 - 16
  • [3] 体外反搏对指脉波及主动脉根部压力的影响(摘要)
    伍贵富
    杜志民
    张苗青
    郑振声
    [J]. 中国循环杂志, 1996, (10) : 45 - 45
  • [4] ACC/AHA 2002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able angina—summary article[J] . Raymond J Gibbons,Jonathan Abrams,Kanu Chatterjee,Jennifer Daley,Prakash C Deedwania,John S Douglas,T.Bruce Ferguson,Stephan D Fihn,Theodore D Fraker,Julius M Gardin,Robert A O’Rourke,Richard C Pasternak,Sankey V Williams,Raymond J Gibbons,Joseph S Alpert,Elliott M Antman,Loren F Hiratzka,Valentin Fuster,David P Faxon,Gabriel Gregoratos,Alice K Jacobs,Sidney C Smith.Journal of the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