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生产

被引:86
|
作者
沈原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副教授博士
关键词
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 能动社会; 公民社会; 公民权; 公民的勇气;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07.02.012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在当今全球化的潮流中,国家权力和市场联袂登台,携手推进商品化。这个急剧扩展的进程将经济(和政治)领域极大地膨胀起来,挤压了社会领域。这就迫使“保卫社会”成为当代社会学的核心议题。不过,在中国市场转型期的独特背景下,由于以往的“再分配体制”从根本上压抑了自组织的社会生活,因此,“生产社会”而不是“保卫社会”成为第一位的任务,它既是一个社会实践的任务,也是社会学认知的任务。同样由于历史条件的独特聚集,“生产社会”表现为二重性,即我们不得不在同一个时空条件下,将波拉尼意义上的“能动社会”与葛兰西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共同地生产出来。此种社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行动的层面上必须同时打造“阶级”和打造“公民”。本文旨在说明“社会生产”的二重机制,并借以探讨“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91 +207-208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北镇家户工:日常实践逻辑与宏观政治经济学逻辑[D]. 童根兴.清华大学. 2005
  • [2]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鼎新著, 2006
  • [3] 狱中札记[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sci)著, 2000
  • [4] Civil courage (Zivilcourage): The case of Knut Wicksell[J] . Richard Swedberg.Theory and Society . 1999 (4)